2021年4月16日,由中國科技部批復濰柴動力牽頭建設的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進入試運營階段。經過一年多試運營時間,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于8月27日在山東濰坊正式掛牌運營,同時,還舉行了濰坊新投入運營200輛濰柴氫燃料電池商用車交接儀式。
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掛牌運營,是科技部與山東省政府簽署“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框架協議16個月后,該工程的又一碩果!該中心以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研發為核心使命,重點面向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儲能、發電等領域,聚焦燃料電池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應用開發技術研究、測試評價技術研究和相關研發平臺建設,推動重大研究成果產業化。
據了解,其在一年多的試運營期間,已經成功開發了15kW—200kW系列化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形成了“黃河”雪蠟車、氫能熱電聯供、高速加氫站、氫能港口建設、氫燃料電池客運船等一系列轉化成果。
在國創中心正式掛牌當日,濰坊新投入運營了200輛濰柴氫燃料電池商用車。該車輛搭載濰柴氫能動力,零碳舒適、安全可靠成為其看點。而18條公交運營專線使用氫燃料電池商用車,使得濰坊成為全球氫燃料公交線路最密集的區域,也是全球在運氫燃料公交車最多的城市。
據了解,早在2021年4月,國創中心便牽頭承擔了科技部與山東省聯合實施的全國*、也是目前*的“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一期項目。該項目聚焦氫能動力系統開發,圍繞氫能高速、氫能港口、氫能園區等典型場景,開展氫能綜合供能應用示范,努力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氫能綜合利用示范樣板,目前已創造了多個“*”,如在青島市青島港建成了全國*“氫+5G”港口、港口加氫站;在淄博市濟青高速淄博南服務區建成全國*高速加氫站;在濟南市濟南東服務區建成全國*零碳服務區;在濰坊市建成全國*個氫能低碳園區;在濟南市泰山鋼鐵建成全國*個鋼鐵行業副產氫純化管道供氫加氫母站。
據悉,該中心以濰柴動力為主體,聯合清華大學、中科院大化所、中國重汽、陜西重汽、山東國惠、中通客車等產業鏈領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優質創新資源,打造形成“以我為主、鏈合創新”的產學研用技術創新體系。
五年來,濰柴動力組建了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研發團隊,建成了全球較大的2萬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制造基地,在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
在交接儀式上,山東重工集團、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還表示,在未來發展中,我們將依托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搶抓“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重大機遇,以開放合作的態度,匯聚國內外產學研創新資源,搭建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加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技術突破,進一步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指標,打造可推廣、可復制的“氫能社會”樣板,為“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濰柴力量!
本文由恒溫恒濕試驗箱廠家偉思實驗儀器收集整理自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Copyright ? 2018 天津偉思實驗儀器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服務熱線